你的跑道是自己!抓马宝贝.CEO王威女士专访 <母子健康>
2015年9月,母子健康杂志特邀抓马宝贝.CEO王威女士进行专访,采访针对“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个特别有挑战的思考展开。
“每一个孩子都在某种限制中,这种限制大到基因,小到身处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它往往并不是靠努力就可以被打破的。但是,当‘这件事’出现的时候,那些制约就微不足道了。下面我想分享三个案例… …”
起跑线:学霸之路 & 不求孩子当学霸
第一个案例是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霸妈妈的自省:不求孩子当学霸。她来自一个小城市,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她从小学到初中一路年级第一,之后被保送进重点高中,又考进了北大,几年后拿着全额奖学金进麻省理工读博士。她同时也在运动会、绘画比赛上屡夺桂冠,是位典型的全面发展型学霸。
实际上,她的学霸生活并不像大家想的一样。随着学历的增加,她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效率都在急剧地消减。她频繁地做着重回高考考场,却什么题都不会做的噩梦。每每看着周围的同学,她都会觉得自己是最差的那一个,以至于每天起床都不想去实验室干活儿,甚至产生过停止读书做研究的念头。年少时,那大家都想当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可她却没了兴趣,想随便找一个工作就行了吧… …
曾经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了个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她回想起大学的日子,进大学前,她的人生目标清晰简单,就是考上名牌大学,然而进了大学,她的斗志却消沉了。如今还有许多家长抱着考高分,上好大学,开始幸福生活的想法。她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以至于从没想过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所以二十几年来,她的生命一直以修炼考试技能为主,其他活动则通通都是浪费时间。
后来她才意识到,最终能成就卓越事业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事业满怀热爱和热枕的。这种热忱是能长久的,它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克服各种艰难,是支撑人们走下去的原动力,同时它能带来最真实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了这样的醒悟,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和生命重新做了梳理,改变了自己的路程。她曾经有一度非常迷恋科幻小说,于是就重新开始寻找在这一方面的兴趣,希望能够做一些事情。她认为,无论这个世界怎么改变,兴趣的事都能够成为伴随她一生的幸福之源。当然,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再以考学、考高分、当学霸为要求,这根本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
起跑线:出生时 & 有自我认知时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绘本馆老师。从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博士,直到留校,他成为了一名羡煞旁人的大学老师。他的工作非常忙碌,一路很顺利,也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事情。直到儿子出生,在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忙碌中,他重新回顾了过去的30多年,突然发现,虽然他是那么地令人羡慕,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完全没有热情。
在这个时候,他获得了家人的支持,从北京大学辞职,出来做了一个绘本馆。虽然绘本馆仍在苦苦经营,但他说:“我的生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焕发出如此的热情和光彩。”
还有第三个例子,是一位做奢侈品工作的朋友。她的工作收入好又体面,然而在生女儿后,她突然觉得,尽管她收入丰厚,但这份工作与她真正相信的、她的价值观不完全一样,而她最终也做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
重要的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更多地去鼓励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所以,当我们讨论起跑线这个话题的时候。你觉得从出生开始起跑线就存在了?还是说当你的孩子真正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生命去实现某种意愿和使命的时候,这个起跑线才真的出现?
那么我们也可以试着去讨论一下终止线,人的终止线肯定是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么在一个人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他会对自己有怎样的总结呢?
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总结是,这一生去过自己希望去的地方,见过自己希望见到的世界,经历过自己希望的生活,从事过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我认为,他真正地珍惜了他的生命。
如果你一辈子都在满足别人的期望,别人的要求,并不是说这不好,但是当你回顾的时候,你或许会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开始自己的生命,或者开始自己的生活。
这才是一个人起跑线的开始。
2024年10月19日10:00-11:30,FocusLab第十三期将与您一起探讨“手机和屏幕”为主的童年,它如何导致了焦虑 、抑郁和孤独等精神疾病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