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教育戏剧师资培训招募开启!在杭州!
2020年开始,几乎全部为今年做出的计划都石沉大海。
我们本想静静的等待着疫情结束再重新出发,但疫情常态化已经到来,我们期待的“结束”也许永远不会到来。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时候不去面对这次疫情为这个行业带来的危机,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这场人类的浩劫为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孩子带来的巨大影响呢?
所以2020见学教育戏剧实践周会如期而至。今年,我们继续回到杭州!
我们改变了实践周既定的对教育戏剧诸多形式的探索,而设计了一个针对疫情时代之后儿童创伤的戏剧实践。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必须要引领中文教育戏剧工作者思考的方向。
△2019年教育戏剧实践周,杭州
后疫情时代的儿童
身陷疫情旋涡中的我们,恐怕还无力预估这场浩劫对公共卫生、医疗、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影响,这恐怕是近40年来理性最被挑战的时刻。
但我们必须想象:经历了疫情之后的儿童,将会在生活、学习、心理和情感方面遭受到诸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影响、创伤、隐痛和不安。
世界上绝大多数儿童都在过去4个月或多或少的生活在空间限制之下,这对于身体、思想和情感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
当理性无法帮助我们运算这种挑战带来的后果时,戏剧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对这一代儿童的想象。该工作坊将会运用戏剧和剧场的方式,协助我们想象疫情之后的儿童、家庭以及那些隐秘和不易察觉的创伤、情感和思想。
△2017年教育戏剧实践周,上海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根本的变革!
不确定时代的教育应该如何准备它的未来?
哪些核心的素养是人类应对未知的根本?
疫情之后,我们的教育往往不仅是形式的改变,网课如果不改变内容,它仍然是无法面对未来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是让儿童和世界以及自身发生连接,任何能够完整这种连接的工具、话题、空间和方式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和面对的。
戏剧的使命,在疫情之后更加不能仅仅满足儿童的玩耍需求以及对现实的逃避。而需要紧密的用虚拟的方式嫁接儿童的内在和动荡世界,从而为他们找到这个“新”世界的坐标。这不是我们能够“教”给孩子的,而是我们需要共同探索的,因此戏剧作为公共空间的艺术属性,是这个时期儿童最需要的。
教育戏剧中的极端与保护
《想象真实:迈向教育戏剧新理论》提出了今天普遍的课堂戏剧“追求过时的、无法满足今天年轻人的戏剧样式”(戴维斯,183)。
《想象真实:迈向教育戏剧的新理论》大卫·戴维斯,着:曹曦译
在本书中他指出了一个方向,然而也承认我们仅仅在迈向这个方向的进程中,这个方向就是如何利用和创作充满极端的虚拟情境,并且通过框定儿童进入带有保护的角色,从而对戏剧中的危机保持“带有感受的思考”,而非理性的分析,或仅仅追求情感的共鸣。
这样一种戏剧样式才能够应对我们共同经历的复杂的世界。实践周的目的在于从参与者的体验出发,并且探索该类戏剧中必要的元素,继而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开放和探索性的练习场,共同探索疫情之后的课堂戏剧样式。
创伤及戏剧作为探究途径
这个只属于2020的实践周还将融合心理创伤疗愈(范德考克,2016),特别是同理心的问询,将戏剧作为一个探究儿童(以及家长)的心理向度的途径,解锁疫情之后儿童、家庭、教师、学校和社会将要公共面临的核心问题: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2018年教育戏剧实践周,香港
2020教育戏剧实践周 | 课程安排
第一天
《一次别离》来自疫情的一个故事;
解构故事中的场景、意象、隐喻、
象征及物件
第二天
构建后疫情时代的儿童心理地图;
“带有感情的思考”及叙事思维
第三天
讲座《创伤:含义与启发》;
保护及保护入戏
第四天
创造一个后疫情时代的故事;
并通过保护入戏进入到戏剧的核心事件
2020教育戏剧实践周 | 报名详情
工作坊日期
2020/07/27 – 07/30(共4天)
9:00-16:30
工作坊地址
良渚文化村
杭州市余杭区玉鸟路12号
招募人数
25人
工作坊费用
3580元/人
招募对象
对戏剧在教育中的应用感兴趣的实践者/研究者
报名咨询
15810058533(红玉老师)
*温馨提示*
请穿着舒适,随时准备参与戏剧活动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报名方式
导师简介
曹曦 先生/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创意总监
作为抓马宝贝创意总监及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曹曦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为中国教育戏剧的本土实践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亲自导演了抓马宝贝制作的所有7部教育剧场作品,并且协助中心的教育戏剧课程,少年剧场作品,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并带领抓马宝贝创意团队策划国际合作项目,2016年他作为中国代表于布达佩斯的直面鸿沟戏剧大会上做了演讲。他参与策划翻译的理论作品有《想象真实:迈向教育戏剧新理论》《教育戏剧:课程计划与实践指南》以及“见学国际教育戏剧工具书”。
社交关系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也是一节非常具体且复杂的课程,如何找到在友谊关系中的边界和底线,如何在维护社交关系和捍卫个人权利的课题中找到平衡,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