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届教育戏剧发展论坛——生长的力量》完美落幕
9月20日,河南省首届教育戏剧发展论坛——生长的力量,完美落幕!
论坛期间,40多名幼儿园的园长、小学校长、教育从业者聚集在此,直面当下社会、文化、教育现状。论坛活动的日程安排紧凑,与会的嘉宾通过主旨演讲、教育戏剧工作坊、圆桌论坛等形式,更多地了解了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也对较为新颖的学科在中原地区的落地和推广,贡献了很多的思考,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抓马宝贝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教育戏剧与创造力
怎么给我比我更有想象力的孩子讲一件事
什么是知识?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儿童的思维方式究竟与成人有哪些差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提出:“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十三五”规划为教育画出了一幅美好愿景,关键在于“怎么做?”
讲座将用一个教育戏剧课堂的真实案例,阐述戏剧如何构建儿童的早期经验,帮助他们在有保护的情境下探索未知,承担责任,由浅入深,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陈媛老师
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教育戏剧培训师
爱尔兰圣三一学院认证的教育戏剧培训师
教育戏剧工作坊:《小毛头》
耳熟能详的《卖报歌》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生活在大城市的儿童很难想象农村的孩子所要面临的困境。曾有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出示一张穷困人民吃不上饭的图片,孩子弱弱地回应了一句:“那他们为什么不吃麦当劳?”在他们的概念里,家里没饭吃就到外面下馆子或者叫外卖。也有家长为了体验生活,直接把孩子扔在农村。孩子要么觉得自己只是来度假玩两天就走,要么憎恶穷困开始金钱至上。
小毛头工作坊现场
戏剧让时间慢下来,允许参与者有保护地进入到1922年,去感受那个时代老百姓的挣扎。
《小毛头》的故事取材于《卖报歌》的原型,一个从小在纺织厂机器的轰鸣声下长大的孩子。小毛头与她的母亲,以及后来为她作曲的聂耳,三个角色串联了整个时代,再现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所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又是怎样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小毛头工作坊现场
学员心声
工作坊中,戛然而止的戏剧留白,带给参会者深深的思考。中午简短的休息间隙,大家交流着在教育领域彼此的关注和困惑、经验和心得,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关键以及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进行了热切地讨论。
大家可能偶尔会吐槽身边的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
在过程中唱起国歌的时候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包括现在说的时候,身上都是麻的,哪怕我们是刻意在戏剧里“拘”着自己的成年人,依然会在当下感受到新中国真幸福,我们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好,那一刻你会强烈感受到解放前的场景,这种现实和历史碰撞带来的冲击力,给人的感受是很强的。
——郑州妈妈邦 / 郭晓蟹
很多时候,自己是不一定能看到自己的,看见自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去看见。
在今天的课堂当中,从刚开始进入纺织厂,到后来看到阿秀的孩子、看到小毛头……在这些境遇里,我能感受到当我们面对权威时怎么做,当我们面对身边的伙伴遇到困难时怎么做,我们面对陌生人有难时,又会怎样?
在教育戏剧过程中,身边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此刻我们整个空间,甚至包括灯啊、垫子,都是我们课程中的一部分。通过这样一个场景的带入,这不仅仅是一个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而教育其实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人和真实世界的链接。
——晨钟教育集团 / 李梦娇
教育戏剧在学校
下午陈媛老师分享了创造力课程各个年龄阶段的项目和在全国落地的现状。
教育戏剧不再是当年“陌生的面孔”,全国各地优秀的老师也将教育戏剧带入自己的城市、学校和家庭,以不同的落地方式开展工作,为美育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学科承载、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5年9月,母子健康杂志特邀抓马宝贝.CEO王威女士进行专访,采访针对“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个特别有挑战的思考展开。